情感|当我渐渐懂得父亲的时候,他却已经老了

摘 要

  作者:仇士鹏 我曾在诗中写过 父亲是冬天里的一个拟声词,雪花落在一道道弯曲如月的叹息上。我是穿行在人间的一枚星子,在父亲的光芒下追寻着黎明,却只留下我的遗忘去铭刻他

作者:仇士鹏

我曾在诗中写过

父亲是冬天里的一个拟声词,雪花落在一道道弯曲如月的叹息上。我是穿行在人间的一枚星子,在父亲的光芒下追寻着黎明,却只留下我的遗忘去铭刻他的凝望。

当我经历着世事,逐渐懂得父亲的时候,他却已经老了。

1

父亲也会发火

父亲是蹬三轮车的。

三轮车是电动的,所以需要拎电瓶。父亲买的电瓶是箱型的,很沉,且不好直接搬,所以他便用几根布条把电瓶捆住,需要时拎布条就行了。

我在家的时候,这自然是由我来拎。

或许是天性的胆小、多疑,每次拎着那单薄而破旧的布条,感受着他们在手掌中因受力而变得愈发纤细,总会担心它们突然断掉,然后电瓶便轰然砸下。

拎了几次后,我便催着让父亲多绑几根,父亲却断然拒绝了,隐隐还有着不耐烦。我虽有些不解,却也只能把这事暂且放下。

隔了几天,我再和他提这件事时,父亲竟然怒了,“你不拎就不拎,你放那边,我来拎行了吧……唉,你什么事也做不了”。我愣了一下,但还是耐心地劝着他。

但不知为什么,父亲的火更大了。我的脾气也上来了,话便脱口而出,“那你以后被砸倒不关我事”。“行的,你就等着我被砸到呗,不关你事,我被砸死了也不关你事!养了你十几年……”父亲的脸涨得通红。

我扭头关上门,也把这突然爆发的矛盾堵在门外。心里乱糟糟的,便躺在床上发呆。

我究竟是在哪里踩了雷?

想了好久,似有所悟。或许,我在父亲心中始终只是一个孩子,他是父亲,是一个想让孩子认为他无所不能的父亲。他想让孩子相信他的决定是对的,是可以依赖的。

所以当我提出反对意见时,他才会难以、也不愿接受。

假期结束,我也就回学校了。和朋友说了这件事,他却摇摇头,给我讲了他的故事。

放假的时候,他专门上网给他妈妈买补品,先看买家评论,再看知乎评价,几经横比纵比,最后,从助睡眠的到泡脚用的,从头到脚为他妈妈买了一堆产品。

本是满心欢喜地想要孝敬妈妈,结果被她狠狠骂了一通,让他别乱花钱,赶紧把订单退了。

但朋友骗她说已经发货了,退货还要补交手续费。她便只能作罢。

等到这些东西送到家后,她却一改之前满脸嫌弃的样子,小心地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好,按时按量地吃,每次家里来客人了,还会和人炫耀一番,“这是我儿子给我买的”。

朋友说,可能老一辈的都习惯付出,但在接受子女的好意的时候却会手足无措,也可能是他们不想给我们添麻烦,所以他们往往会百般推脱甚至严词拒绝。但他们的心里是有这份需要的,所以当我们坚持着让他们接受下来后,他们也会“软化”,感到欣慰。

“所以你下次回家,可以自己动手,用一些粗的绳子把电瓶捆好。”朋友的话让我幡然醒悟,“既然他们喜欢拒绝,那你就让他们没法拒绝就行了”。

其实再回过头想一想,即使他们拒绝了,也没必要逆流而上。脾气是没有说服别人的能力的,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,因为这本就注定是一场双输的局面。

算一算,还能和父亲呆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日子,已然供不起我们肆无忌惮地挥霍了。一场雷暴雨可以让一个星期的晴天积累下的温度消耗一空,既如此,和父母相伴的时候,我们又何必让雨云产生?晴朗和明媚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啊。

2

爱笑的父亲

父亲很爱笑,无论什么时候都乐呵呵的。欢快的笑容浮在脸上,把人心底都映照得明亮亮的。

“你看你天天脸拉着,你这样人家看到心里不舒服,谁肯坐你车子?”父亲是蹬三轮车的,也算是服务业中的一种,所以他深知笑容的作用,每次看到我心情不好在家摆脸色的时候就会教训我。

家里偶尔会来亲戚。喝了几杯酒,心里热和起来,话匣子就被打开了。

老一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晒,晒年轻时的故事,也晒自家孩子、孙子。

“我家孙子今年啊,又拿到了学校里面的三好学生了”,“老仇啊,看你多享福,孩子争气,孙子也争气!”“主要是他们两口子教育得好,也没要我操什么心。”“所以说你有福气呢,哪像我们家那个,下班回来就玩什么王者荣耀,还要我给他带小孩。”

父亲很享受亲戚们的吹捧,脸上的红光越来越盛,也不知是因为激动,还是快醉了。

在父亲的脸上,笑容始终没有缺席过,像是一朵不会枯萎的花。

其实,生活没有青睐过父亲。

父亲小时候,因为贫穷,交不起一块钱的学费,和爷爷相顾无言,只能以班里第二名的成绩辍学务农。没有文凭,一生只能出卖体力挣血汗钱。成家后,辛苦抚养了十几年的大儿子患上癌症,多番治疗后还是撒手离开。二儿子还没抚养成人,老伴却累垮了,被脑溢血带走了生命……

人世的艰苦排着队敲响父亲的家门,大字不识的父亲却有着最坚韧的一股劲,认真地打好一个又一个补丁,继续把穿了十几年的衣服套在身上,蹬着三轮车出去了。他无论怎样,也不能亏待自己唯一的儿子,要笑着,不能让孩子跟着难过。这是父亲的执着。

而父亲,也确实太会藏了。远远望去,这就是一个快乐的小老头啊,谁又能想到,那些皱纹里,被父亲折进了多少故事?满满的都是泪水的咸味,把父亲的黑发染上白霜。悲苦,自己消化,快乐,要留给子孙。

老年人有个共性,就是喜欢小孩子,父亲也不例外。每次看见孙子,都会赶紧下楼买一堆肉,大展手脚,做一桌子的菜。饭后,又是给糖果,又是送零花钱的,一老一少两个人笑得分外开心。

我以前时常会给父亲发一些小霆宇的照片,父亲都会存下来,有亲戚来了就拿出来给亲戚看,“他比他爸小时候可胖多了。小手多大啊,长大后肯定拿钱稳。你看,还笑呢,哈哈——”父亲和我视频聊天的时候,总会让我把镜头给小霆宇,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,爽朗的笑声透过狭小的屏幕,在我的嘴角也唤起一抹弧度。

生活给了父亲太多的苦难,而笑容,就是大字不识的父亲最好的语言。里面有着他藏起的辛酸,有一声声响亮而明朗的生活观,也有通过耳膜进入我们的心底的暖洋洋的爱。

3

父亲写的散文诗,是最宽厚温暖的抒情

听歌的时候,音乐突然切换到李健翻唱的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。眼眶,便迅速地湿了。

“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。”

在我的印象中,父亲几乎无所不能,家里的橱柜基本都是父亲亲手做的。虽然他小学都没有念完,电工方面的知识也从未学过,但却依旧会修电瓶车,修灯泡,修水管。一些细活他也会做——钉纽扣,补衣服,他能把缝纫机踩出跌宕的旋律。

“想一想未来,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,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,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,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”。

这是歌里的父亲写在日记本上的话语,但这又何尝不是天下所有的父亲共同的心语?

父亲老了。那个曾经骑着自行车和我一起比拼上坡速度的父亲,那个脚踩着三轮车,靠人力帮别人搬家的父亲,那个给轮胎打气,连打几十下都不喘的父亲,永远地被留在了过去的记忆里。

头发开始掉了,皱纹开始多了,脸皮开始松了。腰背渐渐变得佝偻,裹着的衣服不断增多,吸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。眼神里没有年轻时那种坚定的光芒,而是闪烁着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虚和忧虑。仿佛时间里的苦累积到了老年,便逐渐露出了水面。那味道像是二手的劣质烟,也像是父亲一声深沉的叹息。

前些日子和其他长辈交流的时候,我才知道父亲已经为我的未来做好了很多打算,譬如卖房帮我付首付,自己则搬回阴暗潮湿的老家。父亲早在心中打好了成熟的腹稿,只是没有告诉我罢了。

而为此,父亲也坚持着从生活的指甲缝里扣着硬币。自打我出世起,父亲便一直把钱“掰成两半用”,能凑活用的绝不会去买新的,只要剩下一点价值都不会将它卖掉。家旁是一个垃圾箱,父亲回家的时候经常探头往那儿瞅两眼,看见能用的扫帚、拖把或者袋子、箱子,都会拿回家来。

父亲从没在意过他自己的生活,只是执着地省下一分一角,以期为我的未来减少一点负担。

每周末,父亲都会打电话过来。嘘寒问暖之外,父亲必提两句话,“你一定要做到两点,第一就是要有一个好身体,然后就是要好好念书,争取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,不要再像我这样苦了。”父亲没有念完书,所以他更清楚不念书在社会上是多么寸步难行,可他也知道无法在这方面帮助到我,所以只能把这两句话翻来覆去,每周都说给我听。人到老年,往往会被诟病啰嗦,但这份絮絮叨叨的叮嘱中又浸透了多少无可奈何的关爱与深情?

“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……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,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”。

歌曲中的人物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,但父亲这个形象又岂仅限于那一代人?歌名是父亲写的散文诗,但是在评论区,却是无数份子女写给父亲的忏悔书与怀念信。

那一盒盒硬币积累的学费,那只为了省钱让孩子毕业而狠心微笑着和死神握住的手,那个曾能快速应答如今却再也无法接通的号码…

只是因为我们喊他的那一句“爸”,他便可以牺牲掉一切,哪怕是他拼命挣来的血汗钱,亦或他的生命。那一代人是这样,时光长河里一代代的父亲都是这样。所以,人类得以不断传承,而父亲也成了一个最平凡却又最崇高的称呼。

因此,我们作为子女,要好好经营自己的未来。为了我,也为了父亲,更为了多年后站在父亲面前的我,能和父亲一同笑看。

在我渐渐懂得父亲的时候,他却已经老了。但让我分外庆幸的是,虽然这份懂得迟到了,却还不是无法挽回。

爱我们的父亲吧,你有多久没有向他真诚地说一声,“爸,谢谢你,我爱你”了呢?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